找到相关内容709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新的唯识论

    游乎湖,玩春色之明媚,弄波影而荡漾,今岂初度?然人境交接,会逢其适,不自禁新气象之环感,新意思之勃生也!夫唯识论亦何新之有?然为欧美人及中国人思想学术之新交易、新倾向上种种需求所推荡催动,崭然濯然...了,所了相,俱依识自身上转变起故。诸有情者于玆五识,或完全有,或完全无,或复不完全有,然唯五种为定。   客曰:此五种识,其随顺和合而转之属性如何?   论曰:盲昧之警,冥合之感应,领略之觉受,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755129.html
  •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民间佛教信仰

    。弟子等今此(次)末法四流,像学僧尼,有限无始流转,往反三涂;迄至于今,煎迫不息;不知不觉,明世同归。今欲隔彼前非,忏悔;惟愿诸佛慈悲,受我稽请。惟愿真身化佛,常住世间;宝字金经,恒传沙界。大悲...又愿见在合家平安,无诸灾障。未离苦者愿令离苦,未得乐者愿令得乐,未菩提心者愿早心,未成佛者愿早成佛。  巳年六月廿三日写讫。  也有为先亡父母祈福、愿往生净土而写,如S.1864《维摩诘经卷下》题记...

    党燕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855130.html
  • 清乾隆时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仰

    二人以书信,就生死的认识而议论著。袁枚比彭际清大二十四岁,因身为彭启丰门下的因缘,与彭家有来往【注五三】。 从以上四封信,可以看出彭际清与袁枚的人生观迥异。常有人说,袁枚占有主张真情性灵派...之病益大矣。……猛烈大夫贵于提脱我相耳。我相提脱,儒曰旡体旡方至善流行矣。佛曰无相【注四三】,万善普会矣。近来见得此理,于虚静中时觉生意萌动,此善根现时也。……又见吾儒辄以无善无恶之说辟佛,而为...

    黄依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2155143.html
  •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(10)

    自悟。如得善知识启发,修习念念不着法相的“般若行”,一旦妄念俱灭(这是“无念”的极致),真智,自会内外明彻,识自本心,而成“般若三昧”,也就是“识心见性,自成佛道”的顿悟。从此以后,于境无染,自在...公元1068—1085年),因年荒、河决等灾害频仍,国家需用赈款,开始度牒征费。这一权宜之策,后来继续执行,数量渐增,反而影响税收,这些都使寺院经济与国家财政的矛盾有加无已。最后到徽宗时(公元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2856406.html
  • 天台宗简明教程(2)

    不离以下数点:学习之愿、修持之愿、悟证之愿、利乐之愿、建立之愿、方便之愿、净土之愿等等,皆可依自心观察而善巧发愿。   又忏悔又分事忏、理忏,事忏则三业至诚恭敬地面对三宝忏悔,能灭或、业苦之事障...的理趣。所以无情也具有三因的佛性。   再进一步说,既然色心不二,有情无情,同是一个三千,法体无别。因此有情之外没有无情,同样无情之外也没有有情。所以有情的心修行,即是草木等无情的心修行;一人...

    宋智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3156408.html
  • 佛教戒律与中古家庭伦理

    憎人胜己,欲令早死”,“喜持毒药,鸩饵中人,心不平等”,“喜追念旧恶,常在心怀”。  女人被描述成不讲理的尤物:“女人喜自用不受他人谏,谀谄咙戾自可”,“疏内亲外,伏匿之事,于邻落”,“喜自骄,过捶...生佛性孝顺心、慈悲心”;“菩萨应生孝顺心”。在四十八轻戒第一不敬师友戒里也有“既得戒已,生孝顺心、恭敬心”,见了师长要“应起承迎,礼拜问讯”。[11]四十八轻戒第三十五不发愿戒也说:“若佛弟子,常应...

    张国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3356433.html
  •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(2)

    戒,常持覆护故,三护他心具足,谓比丘一分威仪具足,名护他心,四具足守戒,谓于小罪见畏不犯,若有犯者,悉皆故。   别解脱戒  梵云波罗提木叉,华言别解脱。解脱,即由戒所感之果。道戒名解脱,即七支无...此忏创始于梁武帝时,采摭诸经妙语,改集十卷悔文,总列四十品章。前为六根三业,皈依断疑,忏悔解冤,后及六道四恩,礼佛报德,回向发愿。其中正以缠结罪,洗涤过去之恶因,复凭苦提心,培植当来之种智。后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056664.html
  •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理想人格理论

    就是在理解庄子的观念破除与智慧  之功夫。以下我们将以庄子内七篇的思想〔[30]〕,定出六个阶段的观念破除与架构之道,作为展现庄子修养境界的智慧之路。      1、社会责任感的修饰──放下...学习的,在繁忙的现代社会生活中,我们是不是也值得向庄子学习一  些逍遥自在的聪明呢!  当然,庄子的出世观念背后是一套世界观的基础,有着气变通流的世界观,则可兴追求神仙境界的价值目标,那么人间世是不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0056767.html
  • 人生指南《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,法界梵音》(1)

    释迦为诸众生消灭定业而说,行者虽有诸佛不忏之重罪,如能诚心忏悔,如法念诵,亦能消灭,命终随愿往生密严净土或极乐世界。  南谟拔噶瓦德、萨尔瓦、都尔嘎德、巴咧勺达呢、啰渣雅、答他噶打雅、阿尔哈德、三...117  (三)厌离心: 117  (四)菩提心: 117  (五)怨亲平等: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117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357056.html
  • 开佛法本意,扬慈悲真髓——漫话佛教医学(1)

    病痛和业缘,应该要常行忏悔,面对诸佛菩萨,恳切恶业,痛心忏悔,立誓洗心革面,不造新业;不仅自忏恶业,更代一切众生忏悔,观业性本空,彻底放下一切罣碍。从心理疗法的角度来看,这种忏悔是释放潜意识中的不良...:“凡四大之身生病,悉由多食所起,或由劳力而。”又《金光明经》记载,持水长者教导其子流水为众生医治病苦的方法:“云何当知,四大诸根,衰损代谢,而得诸病?云何当知,饮食时节,若食食已,身火不灭?云何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1459654.html